打开一扇窗,看到的是一片崭新的风景;绽放一朵花,弥漫的是馥郁的芬芳。三十多年的教育情怀,痴心不改,她用勤劳、勇敢、睿智细细品味着人生的百态;三十多年的师生真情,纯真不变,她用真心、仁心、忠心守候着那份真切的安宁。
她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也是一名普通渔村教师。她还是班主任、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她的身份一直在变,不变的是她始终坚守海岛、扎根乡村,辛勤滋养这一片教育天地的情怀。三十多年来,她用“睿智、多闻、深省、勤劳”换来了台州市三八红旗手、台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温岭市劳模、温岭市十佳优秀创业女性、温岭市十佳巾帼建功标兵、温岭市十佳农村教师等荣誉称号;三十多年来,她先后被推选为石塘镇十四届、十五届人民代表,温岭市十一届妇女代表,温岭市十二届政协委员,台州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台州市第四届民盟代表。2014年,她还荣获台州市劳模称号。
她,就是现任温岭市东浦中学校长的郭素芬老师。
爱生如母,用“大爱”诠释为人师表,收获桃李芬芳满园香。
“脑海中烙的最深的还是我的初中班主任郭素芬老师。她有一头略微卷曲的黑发,高高的鼻梁上架了一副厚厚的眼镜。她用一口流利的伦敦英语和一个随和的微笑带领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她与我们探讨生活中的问题,她给我们讲述感人的故事,她在不断激励我们成长。……孩子们不会忘记,夏日里,赶上大雨时分,郭老师撑着一把雨伞,卷上裤管,光着脚丫,陪同我们走过那条石板路。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上,郭老师给孩子们讲述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成长故事,组织一次次妙趣横生的单词趣味抢答,少年的读书时光就这样在石板路上欢快的流淌着。”一位二十多年前的学生回忆起郭老师,脸上不时显露出美好和幸福的笑容。
郭素芬老师于1979年踏上教育的圣坛,至今一直辛勤耕耘在教育贫瘠的海岛和农村。“学习爱的能力和技巧,以爱赢爱,做一个受欢迎的人!”郭老师时常用这句话来告诫身边的每一位教师,要让农村中学生感受师爱无处不在,她更是把这句话,当作自己为人师的最低要求。
多年来,她在践行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清新自然、轻重有致、充满激情。她的教学得到了每届学生的欢迎和好评,每年学生对她的评教满意率都在99%以上。正如她毕业的学生在贺卡中写到的:“能成为您的学生是我的幸运,多么怀念您那充满激情的讲课。”“初三真的很辛苦,学习有时真的很厌倦,但您的英语课却让我们如此的快乐和怀念!”
作为一线教师,郭老师接手的初三班级,学生成绩总是很不理想。可中考时,郭老师任教的班级,成绩总能在年级段位居前列。这体现着郭老师教育教学的一大特色。每接到新班,很多老师分秒必争,狠抓教学,而郭老师则会用一个月时间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思想品德教育,甚至每节课都不惜为此花上几分钟。
关爱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学生,是郭老师的基本原则。郭老师班上有个贫困生,父亲早年去世,初三时母亲又离她而去,她曾一度对人生失去了希望。是郭老师整整两个学期跟她同睡一张床,用慈母般的爱关心她,照顾她,温暖她,才使她鼓起生命之帆,完成学业,并考上了重点中学。
更令人欣喜的是,郭老师培养、帮带的21位年轻英语教师,他们已带着一份馨香,走在更广阔的教书育人道路上,成为温岭市英语教育战线上的一支有生力量。庄礼彩老师考上研究生后,在寄给郭老师的贺年卡上写道:“郭老师,没有您的传帮带,就没有我的今天。正是您那慈母般的帮助,才圆了我研究生之梦,我将铭记您的教导,走好漫漫人生路!”
三十多年来,每逢大年初一,她的家里总是门庭若市,是亲戚来拜年吗?不,那是她历年所教的学生们来看望她。这一天,也成为郭老师过年最忙的一天。她要亲自掌勺为学生们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这顿饭,其乐融融,所有人都享受其中。学生们细细品尝着郭老师亲自做的饭菜,当年郭老师那润物细无声般的教诲和慈母般的关心、激励便也历历在目,郭老师也在这片欢声笑语中得到了最大的慰藉。除了这特别的一天,平日里的一个电话,一次见面都会让郭老师感动不已。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到达心灵的最深处。这正如‘予人玫瑰’,玫瑰在别人心中已然盛开,馨香相随。”学生随笔如是说。
爱校如父,用“奉献”守护教育事业,书写花化春泥人生路。
在边远渔区从事教育工作的难度是很大的,尤其是作为一个在教师之外还要扮演好媳妇、妻子、母亲角色的女教育工作者,其中甘苦更是一般人所难以体会的。借用一句台词: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一个事业与家庭两头维系的女人难上加难!尽管她伤痕累累,但她无怨无悔,再苦再累也鼎力扛了下来。是三十多年“坚持”海岛、农村工作成就了她的工作之路,是“爱”铸就了师生间的长城,是石塘中学、东浦中学这样的群体吸引着她继续攀登。她正是一朵深邃的玫瑰,在礁石上绽放,馨香相随。
升任业务副校长以后,最让郭老师揪心的还是学校招生的难题。02年9月搬的新校,03年3月她只身一人跑遍了石塘镇的所有小学,对本届毕业生的情况进行普查,回来后再根据所了解的情况,亲自跟有关家长联系, 5、6月份又带着行政人员去每一所小学作招生宣传。每个小学的家长会她都提前赶到,不肯错过任何一个宣传学校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从03年至07年,学校生源不断回升,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而郭老师的咽喉也在这阵子落下了病根,原本银铃般的好嗓子再也不属于她。
原本可以直接调入温岭城区的郭老师,当她看到渔区、农村孩子渴望的眼神时,她一次次心软了。她放弃城市生活的便利,她放弃回眸已久却不曾踏入的女人街,她答应局长的请求,从涛声阵阵的东海之滨来到了蛙声一片的东浦中学,开始她新的征程,成了温岭市唯一的一位中学女校长。
08年1月8日,郭老师调任东浦中学校长。离开石塘中学的那天,郭老师当众流泪了,她舍不得离开相伴40多年的这方水土这方人。随之而来的却是惶恐,她说:“我是个女人,我唯恐自己柔弱的双肩难以承受社会的重托。”郭校长上任的第一天,去总务处领取办公用品,却发现学校连个信封也没有,率直的她随口说了声,“这个学校怎么这么穷!”学校的老师们则见怪不怪:大的来谈,学校硬件设施滞后,校舍条件简陋,学生素质层次不齐,优生流失严重;具体来说,绩效工资尚未落实,教师的驻班费、学校的水电费全无着落,更谈不上教师的培训经费。作为统筹全局的管理者,郭校长有些失落,柔弱的双肩能否扛起这偏僻乡村家庭的希望呢?
有人说,玫瑰因色彩艳丽而美丽,而“礁石上的玫瑰”存活、艳丽,只因为她坚韧执着、甘于奉献。作为渔区的孩子,更早早学会迎难而上、搏击风浪的本领。郭校长开始拜访东中前辈,走访村居干部,全面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她开始每天奔忙,跑镇政府,跑部门,跑两会,向上级和代表委员们反映农村办学的难处和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她开始精心打造团队,把握机遇,共谋学校大发展。她通过校情分析,提出学校要在稳定中求发展的思想,丰富 “求真知、传真情、做真人”的办学理念,出台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学校的发展描绘美好的蓝图。
她用豁达如大海般胸怀,与团队共进退,凸显团队凝合力。她总说:“我一个人能干什么?工作靠大家。我欣慰身边有一支朴实、真诚的团队陪伴我、支持我。”她认真倾听每一位“战友”的心声,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赞赏,使教职工人人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她了解教师的真实需求,关心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在生活和工作各方面成为大家的贴心人。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骨干的引领作用,以老带新“传帮带”,使学校成为一个和谐、温馨的整体。因为团队的出色和凝聚,在郭老师任校长的六年间,东浦中学的教师队伍是最稳定、最和谐的,而这也成了校内教师值得自豪的一件事,大家都说:“在东中这个大家庭里,因为有了郭校长,大家工作起来其乐融融,谁也不想离开”。
学校落后的硬件设施和校舍,一直是郭校长日夜深思寻求解决的难题。面对校园工程建设,这可是她最不熟悉的领域,而且还要为工程的建设去和各种专业人士打交道,作为一名女校长,特别是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郭校长显得非常无助。可是,为了学校的发展,郭校长义不容辞亲自担负起跑项目、抓建设的重任。没有项目,她跑发改、教育、规划、国土、设计等各个部门;没有指标,她找村长、镇长、局长,哪怕市长;没有资金,她找财政、教育、镇政府……在郭校长的咬牙坚持和不懈努力下,立项、征地、设计、许可、施工,一应拿下;操场、综合楼、厨房、现代化教学设备,悉数上马。东浦中学正朝着现代化学校发展,而所有这些,哪一桩哪一件离得开郭校长的积极工作呢?
作为学校的负责人,她在责任的峰峦,不止一次瞭望使命的天空,回顾风雨的洗礼,品读跋涉的艰辛,感受奋进的欢乐,梳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女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她更提出“大爱、豁达、细致、深省、进步”这样五个教育核心词,堪树一帜。“大爱”让每一位教师兢兢业业、为人师表;“豁达”使全校师生以奉献、融洽成为最有价值的财富;“细致”则给学校带来精细化管理和特色化文化;“深省”教会师生们相伴互助、共同前行;“进步”为郭校长身边的每一个人,感受着她独特的人格魅力,使自己的人生创造奇迹。
如今的东浦中学,在郭校长及团队的奋斗中走出困境,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校的整体办学品位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十多年春风秋雨,三十多年云卷云舒,粉笔尖滑落的是青葱的岁月,粉笔揩擦不去的是她对教育事业的爱,那么真,那么诚。三十多年的坚守与前行中,有泪水、有深思、有执着,更有她对这片土地的爱。
她,是一位农村教育的引航人;她,就是那绽放在“礁石上的玫瑰”。